團渡水產養殖股份合作社股金證工作人員在團渡水產養殖股份合作社的魚塘工作 記者 張路橋 攝
  全面深化改革進行時
  總編台長走基層
  商報記者 馬聯 謝聘
  青色群山環抱中的黃土地上,成片的葡萄正在結籽,紅色的草莓隨風擺動;波光粼粼的池塘,不時有閃亮的魚背露出水面,又迅速遠去……這是九龍坡區西彭和走馬尋常的農家景象。帶著對農村股份合作社的好奇探究之心,記者走進了暮春四月的鄉間地頭。
  A 現金入股魚塘受益 5500元股本一年增值6成
  陽光有些曬人,剛吃完午飯的慕宗友扛上一袋25公斤的飼料,走向池塘,額角上滲出細汗。在投料機的轟鳴聲中,一整袋飼料被投射到水面,魚兒聞聲聚攏,競相爭食,煞是壯觀。
  慕宗友是團渡水產養殖股份合作社理事長,在合作社辦公室牆上掛著不少獎狀和證書,一張由農業部認證的“全國專業合作社示範社”證書十分搶眼。
  “我們合作社於2009年5月成立,最初只有6個社員,2013年1月轉為股份制合作社,現在已經有90多戶農民入股。”慕宗友說。
  “我是原始股東,第一扳手!”回憶起去年入股的情形,黎宗慶語氣中透著喜悅和豪情。他所謂的“第一扳手”指的是首批入股合作社。時隔1年,他入股的5500元股金,已增值為8905元。
  在他遞給記者的紅色股金證上,中規中矩地寫著股金證編號、填發單位等信息,蓋有合作社的鮮章,股金證第二頁顯示,黎宗慶的入股金額已從5500元變成8905元(其中3405元是現金分紅)。其實,黎宗慶除了以現金入股可享受分紅外,其200畝魚塘還可用上合作社低價採購的飼料,賣魚時也不用擔心被殺價。
  “我們給股東們都發放了正規的股金證,這還是我去北京考察學來的,一切都要規範操作嘛。”慕宗友從辦公室抱出了一堆空白股金證,按他的設想,這些空白股金證不久後將填上一個個新股東的名字,不斷充實壯大合作社的隊伍。
  “今年情況不錯,門前這口30畝的塘,預計能出10萬斤左右的魚。”慕宗友說,“社裡一共有2280畝塘,要出2000多噸魚。”
  B 流轉土地入股 可收租金掙工錢參與分紅
  同樣是養魚,成立合作社比農戶單干有哪些優勢?慕宗友說:“社裡集中採購飼料,每噸要便宜近百元。另外,魚販子來收購時也不能像原來那樣任意殺價了!”
  對此,金點子水產養殖股份合作社的養殖大戶曹世朝也有同感。
  在金點子合作社,可按農戶的池塘面積折價入股。曹世朝說:“我們合作社的池塘分為養殖和垂釣兩種,如果是養殖,10畝塘可作一股;用作垂釣,5畝作一股。社員按股權享受分紅。”
  在厚林葡萄股份專業合作社,葡萄架下一些悠閑的土雞正在覓食。葡萄藤上已結出青籽,幾名戴著太陽帽的女工,正在埋頭勞作。
  “雞吃地里的草,排泄出的雞糞又是天然肥料。”厚林葡萄股份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程吉明告訴記者,厚林合作社的入股方式是通過土地流轉。“當然也會有土地租金,還可以通過幹活做工獲得工資。等到5年後賺錢了,他們將會參與分紅。”程吉明說,他則負責現金投入,他們幾位股東已投入800萬元左右,預計5年左右就可以回本。
  C 提取利潤設保障金 公積金+貸款挺過禽流感
  季靜,34歲,微胖,皮膚黝黑,愛笑,嗓門大語速快。她是滿庭芳家禽養殖股份合作社監事長,她和老公就是附近的普通農民。
  “每天要宰三四千隻,宰好了直接運走。”季靜笑著說。一旁的合作社理事長明科補充說,去年開始,合作社和廖記棒棒雞合作,僅這一家每個月就要送近30萬元的貨。
  其實,愛笑的季靜,在一年前根本笑不出來。
  “去年3月鬧禽流感,每天宰的200只鴨子都賣不出去。”明科還記得,當時鴨子價格跌到2.8元一斤,連成本都收不回來。鴨子又不能留,每留一天都要幾萬元的“伙食費”。
  明科決定動用公積金。“公積金都是平時從利潤中按比例截留的,是我們的綠色保障金。”明科說,當時對社員達到出欄標準的鴨子,以每斤4.2元的保護價收購。35萬元公積金用完了,又貸了75萬元,才挺過來。
  “去年好多養家禽的都關門了,但是我們社裡面沒有一家放棄。而且我和老公兩人,去年年終拿到分紅近5萬元。”這樣的收成,季靜很滿足。
  政策扶持
  政府貼息 緩解貸款壓力
  紫蜜葡萄合作社會議室,民泰村鎮銀行副行長晏顯兵在講臺上侃侃而談,臺下坐著數十位合作社的理事長,這是九龍坡區供銷社組織的一次專業培訓。
  晏顯兵介紹,今年已有兩個合作社通過聯合擔保的形式,在他們銀行貸到了款。“通過團渡水產合作社作的聯保,新榮康合作社貸了25萬元。”晏顯兵介紹,由於合作社通常沒多少固定資產,無法進行抵押貸款,於是銀行推出了聯保的貸款方式。合作社貸款只需要有信用的合作社作保即可。
  九龍坡區供銷合作社副主任王偉說:“不管是合作社還是個人,一年貸款利息達到5萬元,將有望享受政府貼息。”
  專業合作社
  正成農業發展主要模式
  “目前全區農民專業合作社有154個,其中股份合作社22個,主要涉及蔬菜瓜果、花卉苗木、家禽養殖、水產漁業等產業。總註冊資金1億餘元,年銷售農產品3億餘元,助農增收2800餘萬元。”王偉介紹,如今,農民專業合作社正在成為探索農業發展之路的主要模式。
  (原標題:小小股金證 勾勒合作社財富藍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56orsbh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